• <th id="vtg9e"><pre id="vtg9e"></pre></th>
  • <rp id="vtg9e"><object id="vtg9e"><input id="vtg9e"></input></object></rp>
      <span id="vtg9e"><pre id="vtg9e"><sup id="vtg9e"></sup></pre></span>
      <th id="vtg9e"><pre id="vtg9e"></pre></th>

      NEWS

      超融合架構與傳統的IT架構有哪些區別. 2021-03-09


      超融合數據中心,只要滿足軟件定義的標準即可投入到使用中,而傳統架構下的數據中心則是依據各個設備區塊資源的應用狀態去逐一升級設備,即通過單點的形式去購買設備,他們之間始終未能達到一個平衡點。超融合架構在擴展性上更能體現出優勢,靈活而高效,同時,他的擴展節點數是無限的。按需購買,隨著業務的增長而添加資源。從兩個數據中心的發展對比來說,傳統架構的數據中心是以業務為單位去采購IT設備,超融合是以業務的性能為單位,去采購超融合基礎架構的設備。

      傳統數據中心需要服務器、存儲、網絡和安全等種類繁多的設備,需要很多不同廠商的維護人員。雖然現在大部分數據中心已經開始采用云計算架構,但是在架構上還是有些復雜。

      而采用超融合架構提供云計算服務已經是一個明顯的趨勢。其最大特點是通過軟件幫助用戶將服務器、網絡、虛擬化等整合為一個易于管理的集成系統,并通過自動化運維減少手動操作,提高安全性和降低人為錯誤,從而降低實施和運維風險,并降低運營成本。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數據中心只有服務器設備,而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和安全等完全通過軟件來定義,那么這個數據中心的運營管理將變得多么簡單,而且整個系統的靈活性非常高!

      傳統架構下,虛擬機部署在一臺臺PC服務器上,虛擬機數據的存儲通常使用一個集中式陣列,如SAN或NAS,為所有虛擬機提供共享存儲服務。超融合架構采用一種與眾不同且更加簡單的方式:系統直接將存儲分散部署到每臺PC服務器上,在服務器上部署了快速的閃存盤和大容量傳統機械磁盤,來應對系統高IO需求和大容量存儲的需要。為了將分布在不同節點的磁盤對外整合成一套存儲系統,超融合架構將傳統存儲的控制器轉變成一種軟件服務,在每個節點上都運行一個虛擬存儲控制器來協同工作。為了維持系統的整體性,多個控制器的協同采用了paxos算法,以民主選舉的方式決定控制器的控制權和故障后的繼任者,提供了遠比傳統存儲雙控制器優異的可靠性,大大提升系統整體可擴展性和恢復能力,同時防止出現性能瓶頸。

      由于存儲邏輯和控制邏輯均位于客戶虛擬機的本地,所以不再需要昂貴的集中式存儲和專用存儲網絡。通過這樣一套體系架構,超融合架構融合了計算和存儲,將所有節點間的本地存儲聚集起來,創建一個整體化的,聚集了存儲和計算資源的資源池。

      未來超融合架構應該是在單一的服務器硬件集群上實現所有基礎架構資源的整合,包括虛擬機或docker計算資源、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網絡、各種安全控制組件、負載均衡組件等融合的體系架構。



      上一篇:關于超融合在大部分數據中心的多功能性
      下一篇:如何優化企業的超融合數據中心